细腰蜂如何繁殖下一代?

来源:酷蜜蜂作者:黔子夜时间:2021-07-19 09:44:04
细腰蜂是蜾蠃科昆虫的统称,学名蜾蠃,亦称蠮螉、蒲卢、螟蛉虫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主要以稻螟蛉、玉米螟、棉金刚钻、棉铃虫等为食,对控制农业害虫数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来看一看细腰蜂如何繁殖下一代吧!

细腰蜂

一、蜂种论述

细腰蜂是蜾蠃科昆虫的统称,学名蜾蠃,亦称蠮螉、蒲卢、螟蛉虫等,生物学分类上划归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胡蜂总科、蜾蠃科,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我国有约400种,常见的有点蜾蠃、中华异喙蜾蠃、多蜾蠃、中华直盾蜾蠃等。

细腰蜂

二、生活习性

细腰蜂是捕食性蜂类,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主要以稻螟蛉、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棉金刚钻、棉红铃虫、棉铃虫等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对控制农业害虫数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浙江省曾在农田中悬挂竹管吸引细腰蜂产卵借以防治农田中的害虫。

细腰蜂

三、繁殖方式

细腰蜂平时营自由生活,繁殖期雌蜂才衔泥建巢或利用空竹管做巢,每巢产一卵以丝悬于巢内侧并捕捉棉铃虫、玉米螟等经麻醉后贮于巢室内供幼虫食用,一室常贮20~30条之多,封口后雌蜂即飞走,每年繁殖两代,一般5月上旬交配产卵,5月下旬化蛹,6月初羽化。

细腰蜂

四、常见种类

1、点蜾蠃:点蜾蠃体长9~11毫米,主要以菜青虫为食,广泛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新疆、江苏、四川等地。

2、中华异喙蜾蠃:中华异喙蜾蠃体长约15毫米,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3、多蜾蠃:多蜾蠃体长13~14毫米,主要以菜青虫为食,广泛分布于湖南、辽宁、浙江、江西、四川、广西等地。

4、中华直盾蜾蠃:中华直盾蜾蠃体长约8~9毫米,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河北、四川、台湾等地最常见。

相关推荐
细腰蜂如何繁殖下一代的?
细腰蜂因腰部非常纤细而得名,成蜂平时无巢,营自由生活,繁殖期雌蜂衔泥在竹筒、墙缝等位置筑巢,然后捕捉鳞翅目昆虫幼虫等经麻醉后贮于巢室内并产下一卵,巢封口后雌蜂随即飞走,幼虫孵化后以
细腰蜂怎么赶走才安全?
细腰蜂蜾蠃科蜾蠃属蜂类的俗称,最典型的特征是腰部非常纤细并因此而得名,家里有细腰蜂打开窗户将其驱离即可,若不小心被细腰蜂蛰伤也不必担心,事实上细腰蜂的毒性不强,只需简单处理2~3天
被细腰蜂蛰了怎么办?
细腰蜂是蜾蠃的俗称,亦称螟蛉虫、蠮螉、蒲卢等,毒性不强且毒液呈弱碱性,被细腰蜂蛰了可用食醋等弱酸性溶液冲,然后再涂抹些南通蛇药、红花油等药物来解毒消肿,若被蛰严重或有过敏反应则要立
腰特别细的蜜蜂有毒吗?
腰特别细的蜂可能是细腰蜂或马蜂,其中细腰蜂的毒性不强且多呈弱碱性,被细腰蜂蛰伤后只需简单处理2~3天便可自愈,而马蜂的毒性因种类不同差异极大,狗屎蜂等小型马蜂的毒性和蜜蜂差不多,金
细腰蜂种类及图片大全
细腰蜂是蜾蠃科昆虫的统称,学名蜾蠃,亦称蠮螉、蒲卢、螟蛉虫等,成蜂平时营自由生活,繁殖期雌蜂衔泥或利用竹管筑巢,并捕捉稻螟蛉、玉米螟、棉铃虫等鳞翅目幼虫供幼虫食用,下面来看一看细腰
细腰蜂长什么样子?
细腰蜂是蜾蠃科蜾蠃属蜂类的俗称,学名蜾蠃,亦称螟蛉虫、蠮螉、蒲卢等,典型特征是腰部非常纤细并因此而得名,主要以稻螟蛉、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鳞翅目昆虫幼虫为食,我国常见的有黑胸蜾蠃、
家里有细腰蜂怎么办?
细腰蜂是常见的小型蜂类,学名蜾蠃,亦称螟蛉虫、蠮螉、蒲卢等,家里有细腰蜂不必过于担心,若细腰蜂对人无害可人蜂两相安,事实上细腰蜂和蜜蜂一样是益虫,但若已威胁到人身安全则要将其驱赶出
细腰蜂咬人吗?
细腰蜂是蜾蠃科昆虫的统称,学名蜾蠃,别称蠮螉、蒲卢、螟蛉虫等,因腰部非常纤细而得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代表品种有北方蜾蠃、中华直盾蜾蠃、中华唇蜾蠃、点蜾蠃等,下面来看一看细腰蜂咬不
细腰蜂怎么赶走才好?
细腰蜂是蜾蠃科昆虫的统称,学名蜾蠃,亦称蠮螉、蒲卢、螟蛉虫等,全世界已知的约有3000种,我国约有400种,成蜂平时营自由生活,到了繁殖期雌蜂才衔泥或利用竹管筑巢,下面来看一看细腰
腰很细的蜂是什么蜂?
蜂是细腰亚目除蚂蚁外昆虫的统称,腰很细的蜂很可能是细腰蜂或马蜂,其中细腰蜂是蜾蠃科蜾蠃属蜂类的俗称,而马蜂则是胡蜂科胡蜂属蜂类的俗称,常见的有小胡蜂、金环胡蜂、黄腰胡蜂、黑尾胡蜂、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