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种论述
半夏是著名的中药材,别称地文、蝎子草、麻芋果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除西北高原地区外均有分布,块茎可入药,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
二、形态特征
半夏是多年生草本植,块茎圆球形,具须根;叶2~5枚,有时1枚;叶柄基部具鞘,鞘内、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有珠芽;幼苗叶片卵状心形至戟形,全缘单叶;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花序柄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檐部长圆形;肉穗花序,直立;浆果卵圆形,黄绿色;花期5~7月,果期8月。
三、分布范围
半夏是旱地中的杂草之一,因生于夏至日前后而得名,我国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尚未发现野生外,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2500米以下,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
四、生长习性
1、温度:半夏喜温暖,较耐寒,最适温度20~25℃,0℃以下块茎能安全越冬。
2、湿度:半夏喜湿润,不耐旱,较不耐水湿,土壤湿度过大时容易出现烂根。
3、土壤:半夏喜肥沃,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壤土、沙壤、夹沙土中生长良好。
4、光照:半夏喜半阴,半荫环境下不管是珠芽数还是块茎增重均可达最大值。
五、繁殖方法
1、块茎繁殖:半夏可用块茎繁殖,可在半夏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在通风阴凉处,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一般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
2、珠芽繁殖:半夏可用珠芽繁殖,夏秋间利用叶柄下成熟的珠芽进行条栽,按行距10~16厘米、株距6~10厘米开穴,每穴放株芽3~5个,覆土1.6厘米,最后施入适量的混合肥。
3、种子繁殖:半夏可用种子繁殖,二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中秋能陆续开花结果,开花后约10天佛焰苞枯萎,此时可采收成熟的种子,将种子放在湿沙中贮存,翌年春季播种。
六、种植技术
1、选地:半夏喜肥沃、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沙壤或夹沙土,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深翻20~25厘米,整平耙细做成宽1.2米的畦。
2、播种:半夏可块茎繁殖,也可珠芽繁殖,块茎繁殖可于冬季或翌年春季播种,一般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珠芽繁殖可于夏秋季条栽,种苗不足或育种时也可用种子繁殖。
3、中耕:半夏出苗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发现杂草要及时拔除,行间可用锄头浅锄,深度2.5厘米,避免伤根,中耕宜浅不宜深,原因是半夏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2~15厘米的表上层。
4、追肥:半夏喜肥,4月上旬待苗出齐后亩粪水1000公斤,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亩施硫酸铵10公斤对清粪水1000公斤,9月上旬亩施腐熟饼肥2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10公斤。
5、排灌:半夏出苗后至5月下旬不宜多浇水,以增强抗旱耐热能力,只要土壤保持湿润即可,5月下旬后土壤不可缺水,否则易倒苗,浇水要浇透,雨季要开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6、摘蕾:半夏一般在5~7月开花,除需要种子繁殖以外,生长期抽出的花蕾要全部摘除,这样可促使块茎生长肥大以提高产量,待半夏枯萎后将地上部茎叶和掉落的珠芽收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