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种论述
黄芪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学名黄耆,别称王孙、棉芪、百本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豆科、黄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根入药能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形态特征
黄芪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钟状,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顶端具刺尖;花期6~8月,果期7~9月。
三、分布范围
黄芪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主要有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其中蒙古黄芪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新疆等地,膜荚黄芪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四、生长习性
1、温度:黄芪喜温暖,不耐寒,最适生长温度20~25℃,温度低于5℃时地上部受冻害。
2、湿度:黄芪喜湿润,耐干旱,怕积水,最适空气湿度60~70%,最适土壤湿度60~65%。
3、土壤:黄芪喜肥沃,较耐瘠薄,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为宜。
4、光照:黄芪喜阳光,不耐阴,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强健,长期在荫庇环境下生长不良。
五、药用价值
【性味】味甘,性微温。
【归经】脾、肺经。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托毒生肌。
1、用于气虚所致黑睛生翳灰白凹陷、目昏目痛、上睑下垂等,常与白术、升麻等配伍。
2、用于胞睑痈疮久溃、不能生肌敛口或痈疮久不溃破等,常与当归、川芎、皂刺配伍。
3、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所引起的目胞浮肿、黄斑水肿等,常与白术、茯苓等配伍。
六、播种方法
1、种子处理:黄芪播种前要除去瘪粒、霉腐的种子以确保全苗,因种皮坚硬且存在休眠状态,为了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必须催芽,常用的催芽方法有沸水烫种、机械损伤、强酸处理等。
2、整地施肥:黄芪喜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播种前要整地做畦,然后在畦垄上按行距45~60厘米耧一浅沟,沟宽8~10厘米,施入三元素复合肥10千克作种肥,覆土5厘米即可播种。
3、播种方法:黄芪既可春播,也可秋播,但多采用春播,播种时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1.8~2.4厘米,最后再用脚踩1遍或镇压1次即可,每亩用种量1.5~2.5千克。
七、田间管理
1、整地:黄芪喜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千克作基肥,然后深翻40厘米以上,整平耙细后做高畦,每隔两畦开一条50厘米的深沟。
2、移栽:黄芪春播苗一般在秋季移栽,秋播苗一般在春季移栽,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移栽,移栽前先在垄上开浅沟,然后顺着垄向将幼苗平放或斜放在沟中,覆土踩实并浇透水即可。
3、间苗:黄芪播种后7天开始出苗,约30天可齐苗,待苗高5~7厘米时第1次间苗,通过2~3次间苗后每隔8~10厘米留壮苗1株,若遇缺棵应将小苗带土补植,也可用催芽种子重播补苗。
4、中耕:黄芪幼苗期不及时除草容易造成草荒,待苗高5厘米时结合间苗中耕,第2次于苗高8~9厘米时进行,第3次于定苗后进行,第2年后5月、6月、9月各除草1次,保持田间无杂草。
5、追肥:黄芪一般每年追肥2次或3次,第1次在5月上旬至下旬亩施人畜尿粪水750千克,第2次在6月上旬亩施尿素25~30千克,若前期脱肥可在7月上旬施入氮素化肥、饼肥和过磷酸钙。
6、浇水:黄芪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少浇水,即将开花时适当灌水,种子成熟后不浇水或少浇水,雨季田间发生洪涝或积水要及时排除并中耕,入秋后上部茎叶枯萎时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