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毒来源
蜂毒是马蜂、蜜蜂等膜翅目昆虫分泌的毒液,新鲜蜂毒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状,味苦,有芳香气味,在室温下能很快干燥成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状,气微香并有较强的刺激性,主要成分是多肽类(如蜂毒肽、蜂毒明肽等)、氨基酸、酶类(如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多巴胺、组织胺、酸类、微量元素等。
二、毒性论述
1、少量蜂毒:少量蜂毒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有强大而良好的作用,例如蜂毒中富含的蜂毒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抗炎活性最强的物质,抗炎活性是氢化可的松的100倍,中医常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局部炎症。
2、过量蜂毒:高剂量蜂毒对人体的危害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蜂毒的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等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其二是蜂毒中富含的透明质酸酶、磷脂酶等过敏原可引发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事实上蜂毒过敏往往比蜂毒本身更危险。
三、毒副作用
1、过敏反应:蜂毒中富含蜂毒肽、透明质酸酶等过敏原,过敏体质人群被蛰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潮红、全身瘙痒等,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2、急性肾损伤:蜂毒会损害肾脏,尤易损害近曲肾小管,由蜂毒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有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及肾皮质坏死等,但蜂毒对肾脏的损害原理目前尚不明确。
3、心律失常:蜂毒中富含的蜂毒肽能抑制心肌线粒体酶的活性并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继发性血栓,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律失常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四、正确处理
1、蜜蜂:蜜蜂是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毒性弱且毒液呈弱碱性,同时蜜蜂毒针尖端有倒刺状的小倒钩,蛰人后小倒钩会将毒针和部分内脏一起拉脱落,被蜜蜂蛰了后先要拔出脱落在皮肤上的毒针,然后再用苏打水、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伤口。
2、马蜂:马蜂是胡蜂科昆虫的统称,毒性强且毒液呈弱碱性,与蜜蜂不同的是毒针尖端没有小倒钩,被马蜂蛰了后要用食醋等弱酸性溶液冲洗,然后涂抹消毒止痛的药物,严重时要立即前往医院就医,事实上几乎每年都有马蜂蛰人致死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