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晶原理
蜂蜜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的一种自然现象,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尚含少量的蔗糖等),而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当外界条件满足时葡萄糖便会从蜂蜜中析出,另外结晶的难易度主要取决于葡萄糖的含量,也就是说葡萄糖的含量越高则越容易结晶,反之则不容易结晶(但绝非是完全不结晶)。
二、结晶难易
蜂巢蜜是蜂蜜的一种,因此蜂巢蜜是会结晶的,那为什么很少看到蜂巢蜜结晶呢?原因是蜂巢蜜的蜡盖和蜂房对里面的蜂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导致蜂巢蜜结晶的速度没有纯蜂蜜明显,假如将蜂巢蜜中的蜂蜜取出来则很快就会结晶,简而言之在一定条件下蜂巢蜜肯定会结晶,只是结晶的过程比较缓慢且不明显而已。
三、结晶状态
蜂巢蜜长期放在低温环境下会缓慢的出现结晶现象,结晶后蜂巢蜜的颜色比原来要浅(不同蜜种蜂巢蜜的颜色有差异,但结晶后蜂巢蜜的颜色都会变浅)且结晶颗粒非常细腻、柔软,用手轻轻捏几下晶体便会融化,外观看起来像半凝固的猪油,假如买到的蜂巢蜜非常容易结晶且结晶颗粒比较硬、捏不化则可能是假蜂巢蜜。
四、结晶恢复
蜂巢蜜结晶后怎么恢复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提高环境温度(温度会影响葡萄糖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例如可以将蜂巢蜜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或者将蜂巢蜜密封好后放在60℃内的温水中泡一会儿,事实上蜂巢蜜结晶后没有任何本质上的改变,完全不影响蜂巢蜜的营养和口感,若无必要不用刻意恢复。
总结:蜂巢蜜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结晶(蜂蜜固有的特性)的,只是相对分离蜜而言较不容易结晶且结晶不明显,因此完全不结晶或特别容易结晶的蜂巢蜜可能有问题,但还要结合蜜种及晶体来具体分析。